第(2/3)页 说话的主动性,都比以往积极。 “写下来,名字,现在任职单位。” 杨东指着武刚示意。 武刚点头,坐回椅子上,拿起纸笔开始写。 他皱着眉头,仔细斟酌着,毕竟能力不行的,他也不能推荐的。 他只能凭借记忆里面的老班长,战友,来写。 但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,其实他也不知道。 没准老班长已经久疏战阵,胖成一个球了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 “主任,暂时就写三个吧。” “但我不能保证他们现在还行不行了,毕竟退伍多年了,可能早就疏忽拳脚。” 武刚写了三个名字,递给杨东,朝着杨东解释着。 “没事,我又不是找打手,只要意志力强,是个硬骨头,就可以。” 杨东笑着摆了摆手,自己不找纯粹打手,他需要的是能够扛住扫黑工作压力的,能够承受压力的组员。 “齐海峰,北春市公安局红旗区分局刑警大队。” “苟树文,迎松市船甸区人民武装部。” “卫青,吉江省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。” 杨东看了一遍武刚推荐的三个人选,还真是被分配到了不同的单位。 “哪个是你老班长?” 杨东指着三个名字,问武刚。 “齐海峰,85年的,退伍三年了,今年28岁。” 武刚如实回答。 杨东点了点头,自己会协调他们的各单位,争取借调到扫黑组。 借调,而不是抽调。 借调的话,对干部的发展是有好处的,没准借调结束直接留在市里面工作。 而抽调的话,结束之后就返回原单位了。 杨东不会用抽调的名头,这样对不起人家,利用完了人家,就把人家扔回原单位,做不了这种事。 “主任,什么时候能扫黑啊?” 武刚忍不住问道,他眨巴着两个大眼睛,很是期待。 “要把扫黑组给组建起来,才能达到扫黑的基本要求,而且没你想的那么简单,不是说知道这些黑恶势力,就可以直接去抓的。” “你还得打伞破网,不把保护伞抓出来灭掉,光消灭这些黑社会是没意义的,就像是韭菜,你不把根拔掉,依旧是割掉一茬长一茬。” “别想的太简单了,我这个扫黑组的组长,三个月内,能除掉北春市三分之一的黑恶势力,已经算乐观了。” 杨东沉声开口给武刚打个预防针,省的这个小子头脑一热,觉得扫黑是很简单的事情。 当年除掉吴建材,都是孤注一掷,市委都没有绝对把握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