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织田信长与部分直属家臣驻扎在更北面的小关村笹尾山,共约八千之众。 位于中山道南方的有木下秀吉,前田利家,左左成政等人的部队,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一字排开,总兵力为四千人。 更往南方的松尾山上还屯扎着美浓部分国人大约三千多人。 就织田军的主要部署来看,是以中山道为中心,以笹尾山和松尾山为两翼,中间略往后收缩,左右毫无顾忌地展开,以鹤翼之阵布阵。 织田军所部大多驻扎在山上,在其阵前,也就是正东方,有一片相对平缓的开阔地,中山道在此连接北国街道和尹势街道,好象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。 按照织田信长的规划,这个十字路口就是东军葬身之处。 岛津辉忠驻守的桃配山东南有一座高峰,名叫南宫山。 来自尹势的大队一揆军其实早在八天前就已经进驻南宫山东麓了,本意是策应固守大垣城的织田信长所部, 不过织田信长说要在关原与岛津军一较短长,那么这些和尚们也就乐得不挪窝,依旧在中山道南面的山坡上严阵待敌。 这些部队实力非弱,尹势长岛本寺的精锐僧兵,以及雇佣的根来众和杂贺众。 就在织田军布阵的时候,岛津军先锋在两个小时以前就已经陆续迈入战场了。 抢了一个大早的当然就是老将上条政长,他在一片名叫“关之明神”的小树林中扎下所部四千兵马。 随后跟进的便是神代,饭盛,浅野等岛津老臣率领的七千兵马排列在上条军南面于藤川高地,以保障侧翼安全。 第二阵则是井尹直亲,穴山,饭尾等人率领的四千人马排在北侧阵列之后,充当别动队。 另外还有岛津忠虎,岛津忠秀以及真田昌幸率领的三千五百人分别安插在南北阵列中。这都是岛津辉忠的直属军势, 他们的作用其实等同于监军。 前军开入十字路口,作为主将的岛津辉忠当然不能紧紧跟上。 不过在通讯条件不发达的当时,主将距离前军太远则必然造成消息闭塞和传令滞后。 于是岛津辉忠选择了距离上条军不到两公里的“桃配山”扎下岛津主力。 桃配山紧贴着中山道,位于道南,选择此处作为本阵,可见岛津辉忠本人的能力和眼光不俗。 但对岛津辉忠而言,这并非是一个完美的选择。因为西军早就在关原附近地区驻扎下了兵马,整体布局已经经过数日的反复研究和检讨,而相对的,东军的部署则相对仓促,具有很大的随意性。 为了防备驻扎在南宫山麓的一揆大军,岛津辉忠被迫派出樋口与四等人率领四千人,延中山道从西向东一字排开,面朝南方,以保障本阵的侧翼,监视尹势长岛的数万大军。 这一场决战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,若是岛津辉忠战败,那么岛津家本领及及可危,岛津忠直也不得不放弃京畿的地盘返回信浓稳定局势。 而对于织田信长来说则是一场生死之战,一步都不能退,若是此战战败,织田家主力损失殆尽,那么在三河的德川家康就会起兵进攻尾张,向岛津辉忠表示忠心。 织田信长看着弥漫的大雾,对家臣们说道:“诸位,此战若胜,我便可以带领诸位上洛,流芳百世!” 池田恒兴等人大喊道:“我军必胜,天下布武!” 第(3/3)页